第134章 千古第一才女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唐朝。
李世民的嘴角比AK都难压。
后世人如此肯定他的功绩,这让他在历朝历代涨了脸。
只是有一点他有些埋怨。
说他李世民打仗厉害,就指着这一个点夸呗。
干嘛老是提起父兄,未免有些美中不足。
【什么?】
【有人还说让李世民成为赵构的时候,带着唐朝开国武将?】
【别别别,这就太欺负人了。】
【你们这样假设,摆明让金国死呗,还是变着法的死。】
【闹完了。】
【言归正传。】
【在秦桧死后,宋高宗赵构还是重用了一些主战派。】
【用来防止金人突然撕毁和议,南下进犯。】
【在这方面赵构做的不错。】
【因为很快金国就撕毁了和议,再次南侵。】
【宋金的采石战役由宋军大胜,再加上金军南下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战绩,内部也发生了兵变,南侵不得已草草结束。】
【经过这一次的战役,南宋这才彻底在南方立足了脚跟。】
【在宋朝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。】
【那就是宋朝赵氏皇室的子嗣,大多夭折或者早逝。】
【宋高宗赵构也不例外,他唯一的儿子病死了。】
【此后,也再无子嗣。】
【皇帝一直没有子嗣也不妥当。】
【于是赵构就仿效前人,立宗室子为皇子。】
【在绍兴三十二年,宋高宗赵构禅让于皇太子赵眘。】
【赵构又当了太上皇二十五年。】
【淳熙十年病逝,享年八十一岁。】
【庙号宋高宗。】
宋朝。
“朕活了八十一岁。”
宋高宗赵构轻笑出声,不过很快他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。
随着赵构的一生讲完,也代表了他将要进入帝王空间。
来面对赵氏祖宗们。
虽然赵构已经准备了不少说辞,但是心中还是忐忑不安。
赵构轻声道:“秦爱卿,稍后进入帝王空间就有劳你了。”
秦桧声音颤抖道:“是,陛下。”
话是这么说,不过现在秦桧的腿肚子都在抖!
如果可以的话,他才不愿意去什么狗屁帝王空间,去面对赵氏的祖宗们。
“来了!这就是帝王空间的入口。”
赵构看向前方渐渐显现的金门,和秦桧两人对视了一眼,都不愿向前一步。
甚至于,秦桧还倒退了两步。
金门似乎是察觉到了赵构和秦桧的排斥。
一闪,迅速朝着两人冲去。
当赵构和秦桧互相搀扶着从金门中出来,都还没有好好的看看帝王空间,就被宋哲宗一棍子打的后仰倒地。
大宋一朝的皇帝。
除了徽钦二宗外,一人一根打帝棍。
一边痛打赵构和秦桧,一边呵斥。
打了好久好久,赵匡胤这才让宋朝的皇帝们停了下来。
“你们三个逃跑三昏君,不是能跑吗?”
“给我绕着帝王空间跑!”
“胆敢停下来一下,看我不剥了你们的皮!”
“赵顼和赵煦你们两个给我监督,只要他们三个跑慢了,就给我用力的打!”
赵匡胤的话刚落。
宋徽宗和钦宗麻溜开始绕着帝王空间开始跑。
被打的全身疼的宋高宗赵构,还想出声辩解道:“各位祖宗们,你们听我解释。”
秦桧躺在地上也忙附和道:“赵氏祖宗们……”
然而,大宋一朝没有人想要听他们扯淡!
回应宋高宗赵构的是赵煦一棍子,呵斥道:“给我跑,没听到太祖的吩咐吗?”
又挨了好几棍子。
赵构这才不情不愿的跟着徽钦二宗跑了起来。
只要稍微跑慢一点,逃跑三昏君就会狠狠的该上一顿棍子。
秦桧倒是不用跑。
但是宋朝的皇帝们,又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大奸臣。
就像是打死狗一样,群而攻之。
【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。】
【家仇国恨当前,还是出过不少人物。】
【比如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。】
【她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。】
【为人不拘一格。】
【喜爱喝酒、打麻将。】
【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女人,却能在宋朝这个文人盛世的时代,打出一片属于她的天地。】
【你的十六岁在干嘛?】
【李清照的十六岁,写出了如梦令·常记溪亭日暮。】
【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】
【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】
【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】
后世实时弹幕——
“李清照能成为千古第一才女,天分好的要人命。”
“我最爱的诗词作者!”
“宋词确实了不得。”
“最喜欢李清照的白描,无人敌。”
“16岁烂醉如泥,算不算小太妹?”
“烂醉写千古名篇叫才女,烂醉857叫小太妹(狗头)。”
“历史上有名的女酒鬼。”
“李清照:啥?酒鬼?李白就是酒仙,我咋就成了酒鬼?”

“在众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,这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浪花。”
“回复楼上:(笑哭)你有何本事,说来听听?”
“这还不起眼?
五千年来多少风流人物。
李清照能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。
这是历史长河中独占鳌头的奇女子,熠熠发光!”
“争渡!争渡!哈哈哈……”
“说女酒鬼的,文人不喝点酒,能写出啥好词!”
“特别喜欢李清照,所以看了她的所有的词,在古代能有如此才华的女子,真是神仙一般的存在啊。”
“真是人间文采一绝。”
“古今一姐!”
“诗是婉约派,人是社会人,性格御姐范,作诗如黛玉。”
“人在家中绣,心在江湖飘,诗在豪杰门。”
“我今天才知道李清照是女的(笑哭)。”
“相比她的才情,她潇洒的生活态度才让人羡慕不已。”
“大宋顶流我李姐。”
“华夏女性文人的天花板。”
“你要是叫我想一个女诗人,我只能想到宋朝的李清照,虽然她是个写词的。”
“古今女子的才气,她占一半。”
“苏轼来了也得摇摇头,鼓鼓掌。”
“不会喝酒做不了才女。”
“李清照才华横溢啊。”
“人家的十六岁,对比我的十六岁……”
“大家不要觉得丢脸,就李清照十六岁就做出了如梦令,唐宋才子十六岁的时候,也没有多少能作出来。”
“我还是不理解她为什么是婉约派。”

sitemap